跟着诗词去旅行NO.95《题西林壁》|一首诗竟然蕴含如此深奥的哲理,佩服!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游览一番吧。
庐山又称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东偎婺源鄱阳湖,西邻京九大通脉,南靠南昌滕王阁,北枕滔滔长江水。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庐山不仅景色优美,“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其中。千百年来,无数名人墨客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诗词篇章。

其中苏轼的《题西林壁》,不仅形象描绘了庐山的景色,更因其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成为关于庐山的千古绝唱。

《题西林壁》
苏轼(北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豪。他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其散文情感真挚,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词大气豪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在书法上,与米芾、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后人敬称曰: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轼少年时,天资聪颖,由于书读得多,文章写得好,经常受到人们的称赞,他不免有些飘飘然,便在自己书房门上手书一联“读尽人间书,识遍天下字”,以显示自己的才华。对联贴出之后,有一位老者专程来到苏家,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书上全写着周朝史籀(zhòu)创制的字。苏轼开始满不在乎,可是接过书一看,上面的字竟然一个也不认识,他顿时面红耳赤,向老者道歉。老者什么也没说,含笑离去。苏轼这才感到自己太骄傲了,立刻将书房门前的对联修改为:“立志读尽天下书,发愤识遍天下字。”从此,更加勤奋努力,终成一代文学大家。

苏轼一生才华横溢,但是仕途始终不顺,当时的皇帝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实施变法,但是苏轼跟王安石政见不合,便要求外任,不在中央做官,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他的政敌就把这些诗句搜集起来上报朝廷,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险些丧命,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以后,苏北就被贬到湖北黄州(今湖北黄冈)做团练副使,没过多久又调往汝州(今河南临汝)继续做团练副使。他在途经九江时,与友人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使他诗兴大发,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而《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之作。
其实,经过乌台诗案之后,苏轼发誓“今后一首诗也不写”。但行走在庐山中,各色各样的风景都在触动苏轼的耳目,呼唤苏轼心底的创作欲望。他彻底忘记自己因写诗而坐牢的事了,不但写了诗,而且一发不可收,连写了很多首,这才有了《题西林壁》。
“题”是题记,“题……壁”就是写在墙上,“西林”是个寺庙、佛寺,叫“西林寺”,它在庐山的西麓,苏轼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这个寺庙的墙壁上,所以叫《题西林壁》。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步移景异、姿态万千的庐山景色。横望庐山,山岭逶迤,连绵不绝;侧看庐山,奇峰突起,峻峭挺拔。无论是远处观望,近处细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然不同。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虽然只有14个字,却是这首诗的总结之笔、点睛之笔、生花之笔。我们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这两句奇思妙发,使整首诗意境浑然托出,它启迪我们:认识事物要摆脱一时一地的局限,只有对事物作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考察,才有可能看清它的本质。看山如此,看人、看事、看历史、看社会、看人生、看世界、看宇宙,莫不是如此。道理看似简单,其实非常深刻。“庐山真面目”这句话由此也成为一个经典的譬喻,一直到今天,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
苏轼是北宋文坛首屈一指的文学大家,他所创作的诗、词、文赋,不仅展现了他非凡的文学艺术创作才能,更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和境界的深刻领悟。如果说宋朝以前的诗歌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以后,则出现了以说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题西林壁》就是这样一首好诗,使人百读不厌。
好了,小朋友们,今天的旅行就到这里了。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诵读这首诗吧。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北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95期
-诗词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重点字词解释-
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相关推荐

跟着诗词去旅行NO.2|养活杨贵妃到底要多贵?

李白曾“南穹苍梧,东涉溟海”,杜甫也曾“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从烟波浩渺的东海,到白雪皑皑的天山,从繁华喧嚣的长安城,到杳无人烟的西疆大漠,还有那顶 ... 跟着诗词去旅行NO.2|养活杨贵妃到底要多贵?

暂无评论